万行法师开示:负面力量不可思议 !
一个人心里始终装着地狱,绝对无法到极乐世界。心里死死抓住“我有业障,我业障深重”这个念头不放,永远无法解脱。总认为自己不行,这个不行,那个不行,你就真的不行。你每重复一遍“我不行”,负面的力量就增长一次,久而久之,你就是行也变得不行了。我们的心就像一台录音机,你输入什么,它就录下什么。
之所以我们学了佛,心里还在播放负面的信息,输出负面的力量,就是因为过去我们接收的负面信息太多了,所以现在不停地播放出来。祖师说,信心(对佛教和明师的信心)真正建立起来不退失的人,就是不退位菩萨。即便他的功夫没有跟上,他心灵的力量也不会退失。但信心真正建立起来,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。
现在我们头脑里经常播放的信息,是过去储存进去的。要想掌控未来播放的信息,现在就要不断地输入相应的信息,不停地自我暗示。为什么有一种人特别自信,凡事都想到好的一面、正的一面、积极的一面,甚至把每一个人都想成是好人、是菩萨呢?就是因为过去这种信息输入了很多。
而有一种人恰恰相反,他把每一个人都想成坏人,把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想成坏事。那也是因为过去受到的负面暗示太多,输入的负面信息太多,已经成片成势,形成了负面的思维模式与惯性。所以我们不停地念佛、不停地观想、不停地觉照,就是把好的、正面的信息输入进去,冲淡过去不好的、负面的信息,用新的、正面的思维模式取代旧的、负面的思维模式。
现在我们坐在这里,各种念头不停地涌现,这也是过去储存的信息在往外播放。你不需要压抑它,看着它播放就行了。就像听歌曲一样,不管好听不好听都让它继续播放,播放完了就不会再播放了。
禅宗特别讲究放下、空掉。但是刚开始修炼很难放下,也空不掉。既然如此,你干脆不放下、不转移,全然地接受它,全心全意地看着它。放不下你就提起来、挑起来嘛。实际上佛教的方法无非就是两个:一个放下,一个提起。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法门呢?可以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我们提起来。你提不起来就放下,放不下就提起来。可是我们既放不下,又提不起,所以心里就苦、就煎熬。
实际上多数修行人是今天把它提起来,提累了,明天又把它放下。明天放下感觉到很空虚,没有依靠、没有方向,后天又把它提起来……凡夫都是这样,没有长远心。不管你是哪一种心态,采用哪一种方法,只要不彷徨、不犹豫,不在中间摇摆不定,你的人生就有方向、有定位。
孔子所说的“三十而立”,指的就是明确了自己追求的目标,给自己的人生确立了方向,从三十岁开始努力。努力十年之后明白了生命的真相,才“四十而不惑”,不再迷惑、不再彷徨犹豫。继续努力,在五十岁就达到了“知天命”。知天命就是开悟了,所以孔子是在五十岁开悟的。但是开悟之后还要继续修啊,所以到六十岁就“耳顺”了,无论你说他好还是坏,他都不在意,他安住在自己内在无比愉悦宁静的心灵世界里,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。所以孔圣人也是修了几十年,道业才稳定的。
修行并非只打坐不做事,禅坐与做事必须相结合、两不误。所谓的修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倘若我们的内心不输入戒定慧,当听到看到智慧的经典和言论时,就无法与之相应。内在没有这样的信息,又怎么可能与外在同类的信息相应呢?
可是很多修行人都没有把理论学通达,开口就是“本自具足,本自圆满,一切现成”。既然本自具足,一切皆有,为什么不能与外面的好事相应,与智慧的经典相应,偏偏与坏事相应,与邪知邪见的言论相应呢?
因为我们内在既有好的信息、正面的力量,也有不好的信息、负面的力量,甚至有时候负面的力量还大过正面的力量,所以纵然有智慧也释放不出来,流露出来的往往是“贪嗔痴慢疑”五毒。尤其在觉照丢失、迷失方向的时候,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、说什么、做什么,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大家问问自己,是不是如此?
倘若你不能提起一个念头(尤其是你追求的理想)三年以上不动摇,你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。现在人心浮躁,整个社会都浮躁,最需要的是祥和与安定。我们出家人被称为传教士,我们传什么?传的就是佛陀的思想、佛陀的智慧、圣人的言教。佛教就是教人如何获得内在的宁静与解脱。
作为一个传教士、作为一个法师,思想、心灵的健康非常重要。信徒来到我们面前,无非是对前途、事业、人生感到迷茫,希望我们帮助他们解除内心的烦恼与痛苦,解开他们心中的迷惑,拨去遮盖在他们眼前的人生迷雾。倘若我们自己的思想、心灵都不健康,对人生都感到迷茫,又怎么为信徒答疑解惑呢?
佛教徒,尤其是修禅宗的佛教徒,都知道我们的自性具足了万法。但正是这句话把很多学禅的人害惨了,导致他们什么都不学,什么经典都不看。实际上我们的智慧之所以打不开,就是后天的知识太少了。后天的知识是开启先天智慧的一把钥匙,没有这把钥匙,先天的智慧是打不开的。
催板!参!!!
☟ ☟ ☟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对治负面情绪我佛有妙招!